Day 30
2016. 4. 29
Paris
早上從住的地方走到艾菲爾鐵塔,好近。
在一個不熟的城市裡有認識的朋友好的,這樣朋友可以帶我們走一些私人秘境,比如說今天我們我們經過艾菲爾轉到旁邊的一座橋下,六號線在頭頂上跑、人與汽車在底下走,這一站叫做Passy。
在Passy和喬安說再見後,坐車到歌劇院區,那兒的巷弄裡有一家旅行書店,要尋找關於威尼斯,下星期會去那裡;旅行究竟可以多長?希望可以有多長就多長,但我的終點日會在六月十五日那天。
徒步亂走,不小心就來到羅浮宮。羅浮宮非常久以前進去過一次,也忘記那次有沒有看到蒙娜麗莎,那時是個觀光客(現在也差不多);如果以划不划算來想票價,我想羅浮宮是最超值的,因為15歐可以看全部所有裡面大大小小的特展和館藏,即使一天大概也看不完。
以前我對於雕刻、器具、古典畫作不感興趣,即使是描繪聖經故事也是、還有描繪大場景的壁畫、油畫。最喜歡看的是肖像,但肖像也有分。但這些喜好或許就像有些人小時候不吃香菇,但長大後喜歡
;我喜歡吃納豆也非常喜歡吃藍起士,在史特拉斯堡甚至還吃了味道非常重的羊起士覺得很好吃和很有意思;現在我看畫或是其他事物,似乎變得沒有什麼設限,什麼都覺得很有趣,什麼都有可能性。
所以意外的我在羅浮宮仔細地看完Hubert Robert的畫,意外的覺得精采極了,用咖啡色炭筆描繪的寫生和描繪日常生活的小幅畫讓我驚喜;咖啡色炭筆素描的每張紙邊緣還用手繪畫出畫框。比起他其它氣勢磅礡的大場景,這些咖啡色炭筆描繪的確只能稱之為練習,甚至他有著許多練習與構圖是畫在筆記本裡的,像Moleskine那樣形式有鬆緊帶的筆記本,有種「原來十八世紀與現代離得這麼近(連筆記本都用一樣)」的感覺。
除了Hubert Robert,館藏的十五世紀巨大織畫壁毯展室也讓我流連忘返,那是怎樣的工序才能完成那樣的織品呢?每一處都是細節,打獵或是打仗或是遊玩場景裡都出現狗、少許的貓,有時藏有兔子或是小老鼠,還有鸚鵡及其他鳥類。有幅織畫中甚至狗狗正屙便,設計畫面的畫家應該是很面對真實的人吧我不禁想。
細節。
細節啟發我好多。
(相片中許多圖畫的出處我會找時間盡量補齊)